道路积尘走航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移动监测设备,搭载于车辆上,对城市道路表面的积尘负荷(即道路尘土量)进行动态、快速、连续、高密度监测的智能化环境监测技术系统。它突破了传统人工定点采样监测效率低、代表性差的局限,为城市道路扬尘精细化管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。
一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
走航监测车:作为移动平台,通常为SUV或小型厢式货车。
颗粒物监测仪:核心传感器,用于实时测量空气中颗粒物浓度。
采样系统:包括采样头、抽气泵、管路等,确保有效采集路面扬起的颗粒物。
高精度定位系统:精确记录监测数据的地理位置。
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:实时采集、处理、存储并无线传输监测数据。
供电系统:为车载设备提供稳定电力。
后台管理平台:接收、存储、分析、可视化监测数据,生成报告,支持决策。
二、实施方案
1、监测项目
监测项目包括一氧化氮、二氧化氮、非甲烷总烃、苯系物、黑炭和交通流量等。
2、监测布点
交通点分为公路点、港口点、机场点、铁路货场点四类,针对各类站点监测对象的污染排放、地理环境和管理需求分别进行点位布设。
①公路点
公路点监测的污染源为流动污染源,重点布设在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重点区域城市的主要干道和国家高速公路沿线。在点位设置时,应考虑交通流的运行状态和时间上的不均衡性、气象条件、路旁建筑物形态和布局对污染扩散的影响。监测站点选址应综合考虑城市大小、人口密度、交通流量等因素。
②港口点
吞吐量大于1000万吨/年的港口(商港、渔港、工业港、避风港等)须设立港口点,点位设置在港口作业区内。
③机场点
机场点须设置于机场管理区内,且尽量靠近跑道的下风向,所有承担民用航班的机场均须设立机场点。
④铁路货场点
铁路货场点监测的污染源为货场内装载车辆产生的流动污染源,点位设置在主要铁路货运中转枢纽、公转铁货运枢纽、港口集疏港、物流园区、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货场等。监测站点选址应综合考虑货场形态、装载区域位置、装频次等因素。
